韓國是世界上人均汽車擁有量較多的國家之一,首都首爾的汽車保有量更是巨大,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私家車。盡管如此,利用地鐵和公交車仍然是市民日常出行的最主要交通方式,只是在節假日全家出游或返鄉探親時有車族才選擇自駕。近年來,首爾市政府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體系,“公交先行”,有效地緩解了交通擁堵壓力。
方便而快捷的公共交通體系
地鐵是首爾居民出行最主要交通工具,發展軌道交通也是市政府緩解交通壓力的最主要手段。今年11月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期間,一張制作精美的地鐵卡被作為首爾市市長的禮物送給前來采訪的各國記者。盡管卡內只有相當于兩張往返車票的1800韓元(1美元約合1139韓元),但卻足以讓人體驗到“哪兒都能去”的首爾地鐵的便利。
在首爾,乘坐地鐵幾乎可以到達市內任何角落。在市中心,幾乎不到1公里就會有一個地鐵站。地鐵不僅覆蓋首爾市區,還連接了首爾周邊的“衛星城”等“首都圈”地區。
首爾市政府在遠郊地區一些人口密集的地鐵站還建設了大型停車場,方便有車的上班族換乘地鐵,以緩解市區交通壓力。如今,借助地鐵便利,不少人開始選擇“城里上班,城外居住”的生活工作方式。
除了星羅棋布、密如蛛網的地鐵網,首爾市內還擁有眾多線路的公交車,作為對地鐵交通的補充和完善,實現了地鐵站和公交站、公交站和公交站之間的“零距離對接”。為了保證公交車的運行效率,在首爾的每條主要道路上都設有公交車專用道,即使在上下班車滿為患的擁堵時段,公交車也可以暢通無阻,基本實現了首爾市政府在公交車改革之初提出的“乘坐公交車也可以準時赴約”的目標。
人性化和智能化交通服務體系
在首爾,無論是在地鐵站還是公交站,乘客都可以通過車站的智能化終端顯示系統,隨時了解每一輛車的行駛位置、進出站時間,以及道路擁堵情況,從而估算自己的行程。不僅如此,首爾市正在普及的新一代智能車站,還可以通過車站的觸摸屏,檢索周邊商場、餐館、醫院等生活設施,甚至可以享受進行實時路況播報的IPTV等服務。
為使公交系統更加具有吸引力,政府還通過改革收費體系,提高公交利用率。為鼓勵換乘,首爾市規定,在10公里距離內,無論換乘幾次,均按一次收取基本票價。同時,調低遠程費率,鼓勵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出遠門。
首爾市還在市民中廣泛開展私家車自律停駛制度,提倡“每周一個工作日不開車”,積極引導市民自覺參與。申請者可以通過網上申請等方式參加,申請被認可的車主將頒發的兩個電子標簽貼在前后擋風玻璃上,接受全市各道路上的電子標簽識別器的“監督”。“合格”車輛將獲得政府和企業提供的汽車稅、油費、停車費、洗車費減免等優惠。今年的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期間,首爾市就提議市民自律實行汽車單雙號限行,取得了很好效果。
買車容易開車難
在首爾,雖然買車很容易,但是開車卻多少有點兒“奢侈”。首先,汽油很貴,政府在油價中增收養路稅和環保稅等,再加上停車難和停車費用高,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更劃算。因此,雖然韓國政府并不反對市民買車,但養私家車的難和貴、公交的便宜和便利讓每個首爾市民自動就做出合理的選擇。
首爾市在不同地區實行了有差別的停車場建設標準和收費標準。針對交通較為密集的城市中心區和次中心區,實行帶有限制性質的停車需求抑制措施,而對城市外圍地區,則維持現有規模或放寬停車場建設標準。
停車空間的減少,也有效抑制了私家車利用率。比如在位于首爾最繁華的明洞商業區的樂天百貨,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排隊停車往往要等上將近半小時。在明洞和今年舉行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的主會場COEX貿易中心,每小時停車費高達6000韓幣。一些繁華地段高昂的停車費和停車難也令很多有車族望而卻步。
首爾市從1996年11月開始正式征收城市道路擁堵費,目的在于抑制私家車在城市交通擁堵地區的使用率,并為改善公共交通服務事業籌集必要財政收入。在南山3號隧道口,首爾市政府建立了市內唯一一座收費站,對過往車輛收取2000韓元交通擁堵費,但對乘坐人數超過3人的車輛則免征。
此外,在韓國,很少能看到“官車”,各級政府部門公車極少。首爾市政府只有4輛“官車”。官員外出辦公往往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接待外國代表團來訪,除國賓外各單位幾乎都租賃車輛。